大眾新聞客戶端
山坡地里的蘋果樹上碩果累累,鐘離湖畔的研學孩童歡聲笑語,山地賽道里的小輪車風馳電掣……秋日的招遠市大戶莊園鄉村振興片區好不熱鬧。
誰能想到,曾經那個落后的丘陵山村,竟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“大戶”,不僅舉辦了14場國家級的山地自行車競速車等賽事,還成了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會場所在地。
山村蝶變的秘訣,要從大戶陳家強村富民的法寶——黨建引領下的“統分統”經營模式講起。
何謂“統分統”經營模式?
第一步,統一要素資源。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,流轉土地、整合13個村資源,規劃建設1.2萬畝現代農業園區,規模化種植矮砧蘋果、陽光葡萄等特色農產品;
第二步,分包生產經營。推行家庭農場分包責任制,實行劃片定價“分包”,把園區劃分為20-30畝的片區,分包給有意愿的農戶,實現“管理模式農場化”;
第三步,統一品牌銷售。合作社提供統購、統防、統治、統管、統銷等專業化服務,推行標準化種植技術,統一注冊“大戶莊園”商標,用品質可控支撐“營銷品牌化”。
掌舵大戶陳家發展40多年的村黨支部書記陳松海,這樣總結這一發展路徑:充分發揮“黨建引領”作用,瞄準土地資源分散阻礙生產力發展這一主要矛盾,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平臺,以優化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,以用活“統分”二字為核心,盤活以土地為主的資源,吸引資金、人才、科技等要素落地,實現村社一體化發展。
魯東大學農學學科專業帶頭人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崔法教授認為,“統分統”經營模式,打破了原來一家一戶經營不成規模、很難統一布局、統一管理、統一標準的缺點,既可以發揮集體的統一指導優勢,又把個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,為現代農業經營和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解決方案。
大戶莊園片區的鄉村振興之路還遠未結束。“農業+體育+文化”深度聯動,讓片區的致富螺旋不斷上升。
以體育板塊為例,除了山地自行車等國家級體育賽事外,片區里還舉辦了上百場的農民體育賽事活動,帶動了周邊34萬人參與全民健身。“今年還舉辦了全國‘村BA’北部大區賽,10個省的16支參賽隊伍,在咱們村進行了長達8天43場的賽事活動。”大戶陳家村文體項目負責人陳偉衛介紹,比賽給片區村民帶來了很大的收益,整個“村BA”北部大區賽賽事期間,帶動農副產品等銷售收入達到了260萬元,實現了體育搭臺,經濟唱戲。
記者短評:攥指成拳有力量
鄉村振興,產業振興是重點。大戶陳家村圍繞構建彰顯村域特色、體現鄉村氣息、承載鄉村價值、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鄉村產業體系,黨建引領下的“統分統”經營模式,攥指成拳有力量,趟出了一條 “組織帶村、產業強村、文化興村、生態建村”的振興路子。
(大眾新聞記者 修從濤 曾軻)
責編:
審核:劉美顯
責編:劉美顯












